我們目前就處在變革前的一段紅利期內
發布日期:
2022-12-12 16:32:00
高收益增額終身壽險被盯上
2020年底突發了口罩事件,一直到現在,中間經歷了各種奇幻的事件:
很多期房爛尾了;信托也有爆雷的;
銀行理財不保本也就算了,連R2級的產品都能虧7%;
多數貨幣基金都降到了2%以下,收益肉眼可見的在減少;
某些村鎮銀行出了問題,大家往大銀行跑,結果大行的3/5年存款一路降到了3%以下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增額終身壽險異軍突起了,收益高的7-10年現金價值就可超過已交保費,達到3%以上的復利,長期可到3.49%復利。
監管自然也就盯上了他們,今年5月份左右,就有一波收益非常接近3.5%復利的產品被監管約談,隨機就陸續下架了,包括我之前非常推薦的金滿意足臻享版。
只下架這些產品也還不夠。從投資收益率來看,今年前3個季度,不管是大家聽過的老牌企業還是新秀保險公司,投資回報率在2%-4%左右。這只是投資收益率,還沒算上運營成本這些。
結合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,穩健產品利率的大趨勢還是走低,未來賺錢會越來越難,保險公司也不例外。
為了規避未來潛在的風險,11月中下旬,監管更是直接發布了《通報》,要求所有保險公司徹查設計不合理,收益存在風險點的產品,若有則要在12月5日停售,非常果斷。
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?
基于前面的分析,我們認為,后續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動作。
因為即使4.025%定價的年金都下架了,3.49%增額壽險也沒了很多,但對比其他穩健產品,還有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,3.46%、3.4%、3.3%的復利也還是很高,一不小心還是得倒貼,甚至得讓監管兜底,不利于長期健康發展。
而且不光是增額終身壽險,增額兩全險、增額護理險、年金險等都可能會被關注。
甚至是重疾險等產品的定價,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,畢竟保險公司自身投資收益率降低了,可以給消費者讓利的空間也會減少。而我們目前就處在變革前的一段紅利期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