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多少錢,退休后才可以躺平?
發布日期:
2022-12-19 20:55:00
《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》,2021年,我國城鎮職工的養老金平均替代率只有40.2%,創下了歷史新低。
但事實上,很多人的實際替代率連這個水平都達不到。人大教授、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接受《財經》采訪時提到,他們在全國做過一個調查,60%的企業都是按照當地最低標準為員工繳納社保的。這就意味著,如果對照實際工資,很多人的養老金替代率會更低。
什么意思呢?
舉個例子。假設一個人的實際月收入是2萬元,但公司按照6000元的基數為其繳納社保,退休時他領取的退休金是每個月2400元。按照繳費基數和退休金的比例,他的養老金替代率有40%,但如果用退休金對照他退休前的實際收入,他的真實替代率只有12%。
如果企業足額繳納社保,替代率是不是就會高呢?
對中低收入人群而言,確實是的,但愿意足額繳納的企業只是極少數。
對于高收入人群來說,答案還是否,因為社保繳費基數是有上限的,最高為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資的3倍。如果你的工資遠高于繳費基數上限,即便企業按最高標準繳納社保,養老金替代率也是很低的,年薪百萬的人,退休后的收入往往不到退休前的10%。
前不久一位上海的網友發帖稱,自己媽媽一直在外企工作,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頂格繳納五險一金,原本以為退休后養老金會很豐滿,但現實很骨感。 “退休了收入一落千丈,管你月入兩狗(四萬)還是年入百萬,退休了就是七千塊拿好?!?
有人曾對比過2017年時北京各個收入階段的養老金:
因為社保繳費基數和社平工資每年都會小幅調整,所以現在的養老金數據和2017年已經有一點差別,但各個收入階段的養老金替代率,基本還是這個水平。
隨著中國老齡化高原的到來,我國社保養老金發放壓力日益增大,養老金替代率還可能進一步下滑,離70%的理想值越來越遠。
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也在央視財經某訪談節目上說過,退休前一萬,退休后想拿七千,光靠政府是不可能的,因為政府無法承擔那么高的養老金替代率。
對我們來說,想要退休以后躺平,更多的是要靠自己規劃準備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早晚要面對的現實。
所以建議大家通過養老年金來彌補退休后的收入落差,提高自己的養老金替代率。為什么推薦養老年金呢?
因為養老年金之外,我們找不到任何一種可以提供終身收入現金流的工具。這是房產、銀行存款、股票基金等任何投資方式都無法實現的功能。 來源:T博士教你買保險
博億達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!